白术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(白术的功效与作用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白术的作用与功效是什么
白术的作用与功效如下:
一、核心功效
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,性温,味甘、苦,归脾、胃经,具有健脾益气、燥湿利水、止汗、安胎四大功效。其药性平和,常用于调理脾胃功能及改善水液代谢异常相关症状。
二、具体作用
- 健脾益胃:白术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促进消化吸收。适用于脾胃虚弱导致的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便溏或泄泻等症状,尤其对慢性消化不良、食少体倦者效果显著。
- 燥湿利水:通过温燥脾湿,白术可改善水湿内停引发的水肿、痰饮(如咳嗽痰多、头晕心悸)及小便不利等症状。其利水作用温和,常与茯苓、泽泻等配伍以增强疗效。
- 止汗固表:白术能收敛体表汗液,治疗自汗(白天不因活动而出汗)或盗汗(夜间睡眠时出汗)。常与黄芪、浮小麦等合用,增强固表止汗效果。
- 安胎:对脾虚气弱导致的胎动不安、妊娠呕吐或习惯性流产有调理作用,可通过补益脾胃气血以稳固胎元。
- 禁忌人群:阴虚内热(如口干咽燥、手足心热)、津液亏耗(如大便干结)及实热证(如高热、便秘)者慎用,避免加重内热。
- 特殊人群: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因白术性温且具刺激性,过量可能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。
- 配伍禁忌:不宜与桃、李、菘菜(白菜)、雀肉、青鱼等同食,可能降低药效或引发不适。
- 内服:煎汤服用,常用量为6-12克;可入丸剂、散剂,或与其他中药配伍(如四君子汤中与党参、茯苓、甘草同用)。
- 食疗:与食物同烹可增强营养,如白术炖鸡(补气健脾)、白术煮水(代茶饮)。
- 外观:呈不规则厚片,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,有瘤状突起、纵皱及须根痕,质地坚硬,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,散在棕黄色油点。
- 气味:具特异香气,味甘、微辛,嚼之略带粘性。
- 购买渠道:选择正规药店或医疗机构,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产品。
二、白术的功效与作用
白术的功效与作用如下:
一、补气健脾
白术性味甘、苦、温,归脾、胃经,主要功效为补气健脾,适用于脾胃气虚导致的食少、腹胀、便溏、神疲乏力等症状。其通过增强脾胃运化功能,改善消化吸收,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、胃下垂等脾胃虚弱类疾病。
二、燥湿利水
白术具有燥湿作用,可化解体内湿邪,同时通过利水消肿改善水液代谢异常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水肿、痰饮(如胸腔积液、腹水)等病症,尤其适用于脾虚失运、水湿停滞的证型,如慢性肾炎水肿、心源性水肿等。
三、止汗
白术通过补益脾气固表止汗,主治气虚自汗(即不因活动或炎热而频繁出汗)。临床常与黄芪配伍,增强固表止汗效果,适用于体虚易感、自汗盗汗者,如更年期综合征或术后体虚的出汗症状。
四、安胎
白术可补益脾肾、固冲安胎,用于胎动不安、习惯性流产等病症。其通过稳定胎元、缓解子宫收缩发挥作用,临床常与苏梗(紫苏梗)配伍,增强安胎效果,适用于脾虚气弱或肾虚不固导致的妊娠期阴道出血、下腹坠胀等症状。
注意事项:
白术性温,阴虚火旺或实热证者慎用;配伍用药需根据体质辨证,如止汗配黄芪、安胎配苏梗等;所有应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,避免自行用药导致不良反应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白术的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