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芨的功效与作用(中草药白芨的功效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白芨的功效与作用
白芨为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,其性味苦、甘、涩,微寒,归肝、肺、胃经,具有收敛止血、消肿生肌的核心功效,临床应用广泛。
一、收敛止血
白芨的止血作用与其收敛特性密切相关,可通过促进凝血因子聚集、增强血小板黏附性实现快速止血,尤其适用于肺、胃等脏器出血。
1. 咯血、呕血治疗:针对肺络损伤引起的咯血,可单用白芨研末冲服,或配伍阿胶(蛤粉炒)增强滋阴止血之效;若为胃热壅盛导致的呕血,常与乌贼骨同用,通过收敛胃气、中和胃酸达到止血目的。
2. 衄血、外伤出血:对于鼻衄(鼻出血),可将白芨粉吹入鼻腔;皮肤外伤出血时,外敷白芨粉可形成保护膜,减少渗出并促进创面干燥。
二、消肿生肌
白芨通过促进细胞增殖、加速胶原合成,显著改善组织修复能力,适用于以下病症:
1. 疮疡肿痛:无论痈疽已溃或未溃,均可外用白芨粉调敷,未溃者能消散肿毒,已溃者可排脓生肌。
2. 慢性溃疡修复:对糖尿病足、静脉曲张性溃疡等久不收口者,白芨粉与凡士林调制成膏剂外敷,可缩短愈合周期。
3. 手足皲裂:冬季皮肤干裂时,白芨粉混合蜂蜜外涂,能软化角质、修复裂隙。
三、其他临床应用
1. 尘肺病辅助治疗:现代研究证实,白芨多糖可吸附肺泡内粉尘,减轻炎症反应,常与黄芩、丹参等配伍用于矽肺、煤工尘肺的稳定期调理。
2. 肺痈、肺结核:对于肺痈(肺脓肿)溃脓期,白芨可配伍鱼腥草、桔梗排脓解毒;肺结核空洞患者,白芨粉与百部同用,能促进黏膜修复并抑制结核杆菌生长。
需注意:白芨性涩,外感咳血或脾胃虚寒者慎用;传统认为其反乌头,合用时需严格辨证。现代药理提示,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,建议遵医嘱调整剂量。
二、中草药白芨的功效
白芨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,具有以下主要功效:
1.收敛止血
白芨性微寒,能通过收敛作用减少出血,适用于咯血、吐血、外伤出血等症状。其活性成分可促进血小板聚集,加速凝血过程,对消化道出血及皮肤创伤出血有显著效果。
2.消肿生肌
白芨含有的多糖和黏液质成分具有抗炎和修复作用,可促进疮疡肿毒消散,加速伤口愈合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手足皲裂、肛裂及慢性溃疡,通过形成保护膜减少感染风险,同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。
3.补肺作用
白芨归肺经,能补益肺气,对肺虚久咳、咯血等症状有改善效果。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、增强肺组织修复能力有关,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结核恢复期的辅助治疗。
4.抗溃疡
白芨可抑制胃酸分泌,降低胃蛋白酶活性,同时促进胃黏膜黏液分泌,形成保护层。对胃溃疡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,能缓解疼痛并促进溃疡面愈合,临床研究显示其疗效与西药相当。
5.抗菌活性
白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链球菌、肺炎双球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抑制作用,其抗菌成分可能为多糖类物质。外用可预防伤口感染,内服对呼吸道感染有一定辅助治疗价值。
6.美容功效
白芨含有的黏液质和抗氧化成分能抑制黑色素生成,促进皮肤代谢,可用于美白祛斑。其保湿特性也使其成为化妆品原料,常用于面膜、乳液等护肤品中。
需注意的禁忌人群:
- 孕妇:白芨的活血作用可能引发子宫收缩,导致流产或早产。
- 过敏体质者:可能引发皮疹、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。
- 儿童:性微寒可能损伤脾胃功能,影响生长发育。
- 虚寒证患者:如畏寒肢冷、腹泻者,使用后可能加重病情。
三、白及药材的功效 白及功能主治和副作用
白及功能主治
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功效。用量6~15克,煎服,或3~6克,研粉吞服。用治咳血吐血、肺结核咳血、溃疡病出血。外用适量。用治外伤出血、疮疡肿毒、皮肤皲裂。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白及中药的药理作用
止血作用: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,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,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,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;动物实验表明,白及水浸出物对实质性器官(肝、脾)、肌肉血管出血等外用止血效果颇好。
保护胃粘膜:1%白及煎剂灌胃, 对盐酸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;对麻醉犬实验性胃、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治疗作用。
抗菌、抗真菌作用:白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;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;白及所含有的3个联苯类和2个双氢菲类化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枯草杆菌、白色念珠菌ATCC1057及发癣菌QM248有抑制作用。
抗癌及防癌作用:白及粘液质部分(主要是多糖成分)腹腔注射对大鼠瓦克癌(W256)、小鼠子宫颈癌(U14)、小鼠艾氏腹水癌实体型均有抑制作用;对小鼠肝癌、肉瘤180也有抑制作用.白及注射液对大鼠二甲氨基偶氮苯(DAB)诱发肝癌有明显抑制作用。
白及粉外用的功效
体癣:将白及微火烘烤,研为细粉,加适量白醋调成糊状,用消毒刀片将病灶上的鳞屑轻轻刮去,涂上药糊,每天早晚各1次,5天为1个疗程。
鼻衄:将白及研末,过100目筛备用。鼻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,用白及末撒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,每次用白及粉4~5克,填塞物保留72小时,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。
口腔黏膜病:将白及粉末和白糖按2:3的比例混匀为白及粉。将该粉涂病损部位,用棉球压迫数分钟,暂禁食及漱口,每天涂3次。
肛裂:将白及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,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,患者排便后洗净肛门,用药棉或纱布将白及滑石粉涂于肛门裂处,继而用手轻轻按摩长强穴数次,至肛门周围有发热感为宜。
《袖珍方》载治疔疮肿毒:白及末半钱,以水澄之,去水,摊于厚纸上贴之。
《卫生鸿宝》载治发背搭手:白及五钱(炙,末),广胶一两(烊化)。和匀,敷患处,空一头出气,以白蛰皮贴之。
《本草汇言》载治刀斧损伤肌肉,出血不止:白及,研细末掺之。
《济急仙方》载治汤火伤灼:白及末,抽调敷。
白及颗粒的功能与主治
白及颗粒,中成药名。由白及组成。具有收敛,止血,补肺的功效。用于肺结核,慢性气管炎,百日咳,肺气肿,久咳伤肺,咯血吐血。肺胃有实火者忌用。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白及的副作用及禁忌
白芨大剂量使用可致肝脏轻度间质性肝炎、肾盂肾炎,部分肾小管腔内有蛋白管型。
外感及内热壅盛者禁服。不宜与川乌、制川乌、草乌、制草乌、附子同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