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黄的功效与作用(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麻黄的功效与作用
麻黄具有疏风散寒、利水消肿、宣肺平喘的功效与作用,具体如下:
一、疏风散寒
麻黄作为解表类中药,其性辛温,归肺、膀胱经。通过发散风寒作用,可解除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。风寒感冒患者常出现恶寒重、发热轻、无汗、头痛身痛等症状,遵医嘱使用麻黄可促进体表汗液排出,达到散寒解表的效果。其有效成分如麻黄碱能通过扩张外周血管、促进发汗,辅助祛除体内寒邪。
二、利水消肿
麻黄具有宣降肺气、通调水道的功能。肺为水之上源,肺气宣发正常则水液代谢通畅。水肿或小便不利患者使用麻黄后,其宣肺作用可增强膀胱气化功能,促进水液排出。现代研究表明,麻黄碱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,增加尿量,从而发挥利尿消肿效果,尤其适用于风水相搏型水肿。
三、宣肺平喘
麻黄的核心作用在于宣通肺气。其辛散之性可打开肺气郁闭,缓解气喘咳嗽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哮喘等患者,麻黄能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、减少黏膜分泌,改善通气功能。同时,其化痰止咳作用可辅助稀释痰液,促进排出。需注意,麻黄平喘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,避免过量引发心悸等不良反应。
使用注意事项:
麻黄功效显著,但需辨证使用。表虚自汗、阴虚火旺者慎用;高血压、心脏病患者需在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。现代药理研究提示,麻黄碱可能影响中枢神经和心血管系统,长期或过量使用需警惕副作用。
二、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
生麻黄的功效与作用如下:
发汗解表:生麻黄通过刺激汗腺分泌,增加排汗量,促进体表热量的散发,从而缓解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、恶寒、头痛、身痛等症状。其发汗作用较强,常用于风寒感冒初期的治疗。
宣肺平喘:生麻黄含有的生物碱成分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,减轻痉挛,改善气道通气功能,因此对咳嗽、气喘、胸闷等症状有显著缓解作用,尤其适用于寒邪束肺导致的喘咳。
利水消肿:生麻黄能促进肾脏排泄功能,增加尿量,通过利尿作用消除体内多余水分,常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、脚气浮肿等症状,尤其对风水泛滥型水肿效果明显。
散寒通滞:生麻黄性温,可温通血脉、散寒止痛,对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引起的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、屈伸不利等症状有治疗作用,常用于风寒湿痹的辅助治疗。
抗菌抗病毒:生麻黄中的生物碱和挥发油成分具有抑制细菌和病毒的作用,可辅助治疗感冒、流感等病毒感染性疾病,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或直接抑制病原体发挥疗效。
使用注意事项:
生麻黄虽功效显著,但存在心悸、失眠、血压升高等副作用,需严格遵循用药规范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,因其可能影响胎儿发育或儿童神经系统;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患者慎用,避免加重病情;用药期间需避免与其他药物联用,防止药物相互作用;必须按医生建议剂量服用,不可自行增减。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专业医师,确保安全合理用药。
三、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禁忌
麻黄的功效主要包括发散风寒、宣肺平喘、利水消肿、散寒通滞,其作用广泛于治疗风寒表证、喘咳证、风水水肿以及风湿痹痛等多种病症。但使用时也需注意以下禁忌:
- 体质虚弱者慎用:麻黄发汗力较强,小儿、老年患者及体质虚弱者,以及出汗较多者应慎用,以免过度发汗导致身体虚脱。
- 气虚外感者慎用:临床表现为恶风恶寒、气短乏力、动则自汗、舌淡苔白、脉细弱无力等症状的气虚外感者,应慎用麻黄,以免加重病情。
- 易伤阴动血者禁用:麻黄性温味辛,较为燥烈,易伤阴动血。对于寒邪在里、脉不浮紧有力、伤风有汗、素有血症、真阴内虚、卫气不足等症状者,以及春时瘟疫、发热恶寒但无头疼身痛拘急等症状者,皆应禁用。
- 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者禁用:临床表现为头痛、头晕、盗汗、舌红苔黄、脉弦有力等症状的肝肾阴虚、肝阳上亢者,应忌用麻黄。
- 阴虚血热者禁用:临床表现为呕血、咯血、便血、尿血、鼻衄、皮下紫癜或妇女月经过多等症状的阴虚血热者,即使证属外感风寒或见胸闷咳嗽,也应忌用麻黄。
- 心血虚衰、心神不宁者禁用:临床表现为心悸、胸闷气喘、下肢水肿、小便不利、舌淡苔白、脉数等症状的心血虚衰、心神不宁者,应忌用麻黄。
- 皮肤斑疹瘙痒者慎用:皮肤斑疹瘙痒且色掀红者,应慎用麻黄,以免加重皮肤症状。
- 特定体质与症状者禁用:风寒表虚自汗、久病虚喘、阴虚内热、肝阳上亢者,以及小便不畅、尿少者,由于麻黄可能加重这些症状或引发不良反应,故应忌用。
- 血压升高者慎用: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麻黄有兴奋中枢神经、升高血压等功效,因此心烦急躁、易怒、心悸、不寐及血压升高者应慎用,以免加重心血管负担。
四、麻黄有什么功效
麻黄的主要功效包括发汗散寒、宣肺平喘、行水消肿及散阴疽,消症结。由于其辛温发汗的特点,通常归于发散风寒药类别。
麻黄发汗散寒,常用于风寒感冒,症状表现为恶寒发热、头身疼痛、鼻塞、无汗等表实证。与其他药物如桂枝配伍,增强发汗解表的效果。
在治疗喘咳时,麻黄具有明显的宣肺平喘作用。对于风寒外束、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,可与杏仁、甘草合用,如三拗汤。若兼有寒饮,则可加入细辛、干姜、半夏等,如小青龙汤。热邪壅肺者,可配石膏、杏仁、甘草等,如麻杏石甘汤。
麻黄还用于水肿兼表证的治疗,能发汗利水,有助于消散水肿。常与生姜、白术同用,如越婢加术汤。麻黄温宣肺气,开发腠理,助上焦水气宣化,达到行水消肿的效果。
麻黄配熟地、白芥子、当归等可散阴疽,消症结。麻黄温通发散,气味轻清,外可宣透皮毛腠理,内可深入积痰凝血。阳和汤(麻黄、熟地、白芥子、鹿角胶、炮姜炭、肉桂、甘草)就是消散阴疽、痰核、流注结块的常用方剂。
麻黄的用量一般为七、八分至二、三钱。治疗水肿时,用量可较大,渐增至五钱,甚至七、八钱,此时需配用生石膏八钱至一两半左右,以减少发汗作用,增强宣肺利尿效果。
需要注意的是,肺虚作喘、外感风热、单臌胀、痈、疖等病症不可使用麻黄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