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茅根的日常用法和功效作用(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详细介绍白茅根的五大功效)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文章目录:

一、白茅根的日常用法和功效作用
白茅根的日常用量为12~25克,可水煎服、捣汁或研末。若作为茶饮,每次约3克,每日两次,避免过量或频繁饮用。
日常用法及功效如下:
1、煮粥
取鲜白茅根、大米各50克,将鲜白茅根洗净切碎后入锅,加适量水煎煮取汁,去渣后加入大米与冰糖,煮至粥熟即可。此粥可改善肾炎及小便不利,通过利尿作用缓解肾脏负担,辅助治疗泌尿系统炎症。
2、冲泡(鲜榨汁)
将鲜白茅根40克与鲜藕片40克混合榨汁,去渣后调入30毫升蜂蜜,每日饮用两次。此配方可治疗流鼻血,利用白茅根的凉血止血功效,结合藕片的清热作用,调节体内热毒,减少鼻黏膜出血。
3、炖煮(药膳)
取鲜白茅根60克与猪瘦肉500克,洗净后将肉切片、白茅根切段,一同入锅加清水炖煮。先用大火煮沸,再转小火炖至肉熟烂,加盐调味后喝汤食肉。此药膳可辅助治疗胆结石,通过白茅根的利尿排石作用,促进胆汁代谢,缓解结石引起的疼痛。
功效总结
白茅根性寒,味甘,归肺、胃、膀胱经,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其核心作用包括:
- 调理体质:改善湿热体质,缓解因热毒积聚导致的炎症反应。
- 治疗肾病:通过利尿作用减轻肾脏水肿,辅助治疗肾炎、尿路感染等。
- 排石作用:促进胆道及泌尿系统结石的排出,缓解相关疼痛。
- 止血功能:对鼻出血、咯血等热性出血症状有显著疗效。
二、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 详细介绍白茅根的五大功效
白茅根作为传统中草药,具有以下五大功效:
1、利尿消肿
白茅根含丰富的钾盐,能促进尿液生成与排泄,通过增加尿量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。临床常用于治疗水肿、热淋(小便涩痛)等症状,尤其适合高尿酸人群,通过多排尿辅助降低血尿酸水平。但需注意,过量利尿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,需遵医嘱使用。
2、保肝护肝
白茅根中的活性成分(如黄酮类、多糖)可增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转阴率,对慢性肝炎患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。其抗氧化特性还能减轻肝细胞损伤,抑制肝纤维化进程,起到预防和保护肝脏的效果。
3、调节“三高”
白茅根多糖成分能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,同时调节血脂代谢,减少低密度脂蛋白(LDL)氧化,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。心血管疾病患者适量使用,可辅助控制血压、血糖和血脂水平。
4、抗菌抑菌
白茅根对痢疾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有显著抑制作用,其提取物可破坏细菌细胞膜结构,阻断菌体代谢。临床常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、肠炎等感染性疾病,也可作为预防性用药减少肠道菌群失衡风险。
5、免疫调节
白茅根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,促进淋巴细胞增殖,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。其多糖成分还可激活免疫细胞因子(如IL-2、TNF-α)分泌,对体质虚弱、反复感染者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。
注意事项:白茅根性寒,脾胃虚寒(如畏寒、腹泻)及寒性体质人群需慎用,过量可能加重胃肠道不适。建议煎煮后温服,每日用量控制在15-30克,孕妇及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应咨询医师。
三、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
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如下:
凉血止血:白茅根性味甘寒,归心经,可通过清解血分热邪发挥凉血止血作用。临床常用于治疗血热妄行导致的吐血、咯血、尿血等出血症状,其机制与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加、促进血小板聚集有关。
清热利尿:白茅根含有多糖类、黄酮类成分,能促进体内湿热代谢,改善尿液生成与排泄功能。对尿路感染、尿路结石等下焦湿热证具有辅助治疗作用,可缓解尿频、尿急、尿痛及小便涩滞等症状。
润肺止咳:白茅根通过清泄肺热发挥止咳功效,尤其适用于肺热壅盛导致的咳嗽、痰黄粘稠等症状。其活性成分可抑制呼吸道炎症因子释放,减轻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,对支气管炎、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一定改善效果。
生津止渴:白茅根含有的甾体皂苷等成分能刺激唾液腺及消化道腺体分泌,增加体内津液量。对于热病伤津或高温作业导致的口渴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,可通过补充体液、调节电解质平衡发挥缓解作用。
使用注意事项:白茅根虽为药食同源之品,但性寒凉,脾胃虚寒者(表现为胃脘冷痛、腹泻便溏)及孕妇需慎用。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,建议每日用量控制在15-30克,煎煮前需去除须根杂质。具体用药方案应结合体质特征,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四、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
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可分为以下两方面:
一、凉血止血
白茅根味甘、性寒,归胃、膀胱经,其核心功效为清血热、凉血止血。针对血热引起的多种出血症状,如鼻出血、吐血、咯血、血尿等,可通过不同配伍发挥疗效:
- 鼻出血、吐血:可直接煎汁或取鲜品捣汁服用,利用其寒性抑制血热妄行。
- 咯血:常与藕节配伍,增强收敛止血作用,适用于肺热灼伤脉络导致的咳血。
- 血尿:单独煎服可清膀胱湿热,改善湿热蕴结引起的尿血、血淋;若属虚热型血尿,则与人参、地黄等滋阴药同用,既止血又补虚。
其机制在于寒性药物可降低血管通透性,减少炎症渗出,同时通过利尿作用加速湿热排出,从根源上缓解出血诱因。
白茅根通过清热作用疏通水道,实现利水消肿、利尿通淋、利湿退黄的综合效果:
- 热淋、水肿、小便不利:单独煎服可促进排尿,缓解膀胱湿热;若症状较重,可与车前子、泽泻等清热利尿药联用,增强通淋效果。
- 湿热黄疸:常与茵陈、山栀配伍,茵陈利胆退黄,山栀清肝泻火,白茅根则通过利尿加速胆红素排泄,形成协同退黄作用。
其利尿作用温和持久,适用于湿热体质者,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,以免加重寒象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





